帛巴瑞蜡染博物馆
正在加载中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 | 绚丽瀑乡——传统彩色蜡染服饰展

门票5折 已结束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灰缬(镂空印花)、夹缬(夹染)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留下了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类似瓷釉之“开片”的天然花纹,像冰裂纹,同样图案的蜡画布料,侵染之后,冰纹就似人的指纹一样绝不相同,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开始 日期 : 2020年1月8日
结束 日期 : 2020年4月1日
活动 种类 : 展览
场馆 名称 : 谷式旧居
Image

展览详情

      1987年,安顺市平坝棺材洞出土了国家一级文物——宋代鹭鸟纹彩色蜡染上衣与百褶裙。1994年,贵州省文化厅给安顺市镇宁石头寨颁发了“蜡染艺术之乡”之美誉的称号。2008年6月7日,安顺市“蜡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顺蜡染历史悠久,传统蜡染主要有苗族蜡染和布依族蜡染,安顺丰富的传统蜡染资源,获得了外界高度的认可。安顺小花苗的传统彩色蜡染技艺更是高超。安顺小花苗盛装上衣、裙子和背扇使用了大量的彩色蜡染,通过填色和二次封蜡染色,再利用传统的植物色彩黑、黄、红、蓝进行碰色,使之呈现出绚丽的颜色。不过随着时代变迁,安顺彩色蜡染技艺已消失殆尽。

      为了挽救和保护这些精湛的非遗技艺,经过我们长时间寻找和收集,整理了上百件的安顺蜡染服饰。期望经过这次展览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安顺传统彩色蜡染技艺之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安顺传统蜡染的伟大的公益事业之中。

      展览服饰分三个类别,分别展示了安顺小花苗彩色蜡染、安顺其他苗族蜡染与布依族蜡染、以及其他地区少数民族蜡染。

Image

展览内容

  • 第一类别    安顺小花苗蜡染   安顺苗族小花苗彩⾊蜡染纹样晚期多以具象的花⻦蝶⻥为主,更早期是以抽象纹样为主。多用周边植物进行染色,主要颜色有黑、蓝、黄、红四色。多次填色封蜡后染色,颜色在染色时相互碰撞,脱离后呈现绚丽多彩之色彩。早期服饰上的纹样多以抽象的神鸟花为主。除丰富的色彩外,小花苗妇⼥还会使用丰富的彩⾊真丝线以平绣和锁绣的形式填补在空白区域,制作成非常漂亮的彩色真丝刺绣蜡染背扇。
  • 第二类别    其他苗族与布依族蜡染    安顺关岭的歪梳苗蜡染主要蓝白为主,多是两次封蜡,形成深蓝与浅蓝双色。纹样以银勾花和神鸟花纹为主,该支系新旧服饰纹样没太大差别。安顺镇宁、普定等两地有大量布依族聚集,其蜡染纹样多以漩涡纹和铜鼓纹为主,使用多种形状蜡刀制作蜡染,纹样多以组合几何图案存在。该支系布依族常以居住地附近的植物进行染色,也是和小花苗一样以黑色、蓝色、黄色和红色为主。幸运的是,该布依族支系还有很少部分70岁以上的老人懂得多种植物染色。
  • 第三类别    贵阳、黔东南、黔南、毕节、四川、云南、广西蜡染服饰    除安顺以外其他地区也有丰富的蜡染,不仅是苗族,还有彝族、瑶族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蜡染资源及其丰富,其中苗族有100多个支系,大多数支系都有其固有纹样的蜡染服饰。蜡染纹样都源自其族群的神话传说,代表着该支系的深厚历史。不仅苗族是这样,彝族和瑶族也是如此。其盛装服饰中的蜡染纹样极其难以解读,其含义在历史长河中已无人知晓,现在的我们只能通过出土的石器时期的陶器、后期的玉器与青铜器上的纹样来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
帛 巴 瑞 蜡 染 博 物 馆 正 在 开 放
千 万 不 要 错 过

帛 巴 瑞 蜡 染 博 物 馆 正 在 开 放

Image

永 久 收 藏

帛巴瑞蜡染博物馆于2016年年年底开始筹备,陆续收集了来自贵州省、云南省、四川省、广西省等地少数民族蜡染服饰共700余件。其中贵州省少数民族蜡染服饰居多,分别有安顺市西秀区、开发区、镇宁县、关岭县、普定县、平坝县等地,毕节市纳雍县、织金县、黔西市、大方县、赫章县等地,六盘水市水城区、六枝特区、盘州市等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黄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麻江县、丹寨县等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贵定县、平塘县、惠水县、三都水族自治县等地。

帛巴瑞蜡染博物馆收藏了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蜡染服饰,蜡染纹样种类繁多,建立了网络蜡染博物馆batikmuseum.cn,目前正在对藏品进行数字化。

Image
Image
Image